通风换气是公共场所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物、 改善室内微环境和空气品质的重要措施。自然通风有开窗通风与建筑自然通风两种方式。
1)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是一般室内环境, 特别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常用的简便的方法。经研究发现,新风量越大,发生建筑病综合症的风险就越小。
2)建筑自然通风
加强通风换气, 用室外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 使浓度降低,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依据污染物发生源的大小、污染物种类及其量多少,决定采用全面通风还是局部通风,以及通风量大小。
气溶胶喷雾法的原理是利用机械或化学气雾剂将具有净化空气或消毒的药剂形成气溶胶喷洒在空气中,依靠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对空气进行净化或消毒。
公共场所进行空气消毒时的药剂有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在喷雾消毒过程中, 人员应全部离开现场。
过氧乙酸有一定的漂白与腐蚀作用, 所以熏蒸时应注意室内物品与电器的安全。熏蒸时,人不能在场。熏蒸后,开门开窗,待空气中的过氧乙酸散尽后,方可进入现场。
1)固定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将紫外线灯固定安装在顶棚或墙上, 在静态情况下对室内空气进行照射消毒。
2)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使用移动式紫外线移动消毒机对室内空气进行照射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 紫外线照射对人的眼睛、 皮肤有一定伤害, 使用时眼睛不能直视,也不能直接照射人的皮肤,因此必须在室内无人的情况下进行。
适用于:
☑ 多孔表面
☑ 非多孔表面
☑ 中小型物品
适用于:
☑ 非多孔表面
☑ 中小型物品
☑ 大范围表面
☑ 环境表面
适用于:
☑ 非多孔表面
☑ 小范围表面
适用于:
☑ 多孔表面
☑ 非多孔表面
☑ 中小型物品
☑ 大范围表面
☑ 环境表面
消毒作用∶即减少空气中夹杂着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如霉菌、白色葡萄杆菌等等,有利于营造一个无菌、干净的环境。